贝母为多年生草本作为植物。其鳞茎供药用。因其具有形状所以得名,(本草经集注》说:“形似聚贝子”,故名贝母,能止咳以及化痰、清热中药散结之功。化名:秦木、苦菜、苦花、孔考、瑶族。 产于青海,四川,云南,陕西秦巴山,甘肃等地。
贝母加工工艺步骤
1、 采挖
当贝母的叶子已经开始变黄枯萎后,这时便可以采做根部形成鳞茎,采挖时间以立夏后10天为宜,因这时贝母的药效物质成分具有较好。采挖出土的贝母具有不能长时间捏在手中,以免影响加工后变成“油子”。同时在运输研究贝母时要轻拿轻,以免造成损伤形成鳞茎。
2、清洗
新鲜挖出的浙贝母与百合相似,此时需要倒入清洗机清洗球茎上的泥土。
3、沥干
将洗好后的贝母按大小进行分级入框,再摊平开来,沥干水份待切片处理烘干。
4 、切片
切片过程中要掌握一定厚度,直径2厘米以下的较小贝母用切片机进行切片或直接通过烘干,直径2厘米以上的较大贝母,则手工管理方法可以切片,厚度宜为4-6毫米。
贝母烘干工艺
将贝母按尺寸均匀放置在烤盘上,将烤盘插入料车,料车推进至烘干室,启动烘干程序。贝母进行初始工作温度可以设置为45℃,再缓缓升温至50℃-55℃。需要注意的是不超过75的温度控,以便不影响温度贝母草药成分,温度最佳为600-65度,烘干机时间约20-24小时换批烘干。
注意事项
将干燥好的贝片贮藏于仓库的货架上,不要放在靠墙位置堆放,要保证仓库进行清洁、干燥、避光、无异味、无污染,并严格要求作好防虫鼠等措施,并定期组织检查,防止发生霉变。贝母不要立即清洗切片,只是刚刚被“收拾”的它们的皮肤脆弱,容易碎,切片造成外观不良。
热品推荐